查看原文
其他

课程信息 | 听曾子后人传《大学》心法

曾庆宁 辛庄师范 2022-06-08

有人说:“《大学》之教,自孟氏而后,不得其传者几千年矣。赖守仁良知之说,复大明于后世。”

今有曾子后人曾庆宁先生,天命之年遵前辈嘱咐公开传授家学,传《大学》心法,现首次在辛庄师范开课。对圣人之教有心得者,可来参学,并与曾先生当面交流。敬请关注:

课程信息 |《大学》之道与文法五步
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曾庆宁老师以及这次课程,我们摘选了老师的部分文章。在本文中,曾老师家教师传再到自悟三方面谈了学教育对其生命成长的影响,供大家品读!



▲ 梅州客家人围龙屋

我成长在一个比较大的家族里面,我在广州出生,老家是梅州兴宁,客家人,我们整个村落都姓曾,都有血缘关系,这个村的名字就是我太祖的名字,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自然要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
曾氏家族里面有个宗圣祖训,宗圣就是曾子,他是孔子的学生,祖训里面写的都是曾子的核心思想。

宗圣祖训有十六个字:“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,三省吾(诚)身,道传一贯。”从小就受到这个祖训的熏陶。





▲ 儒门宗圣——曾子

我出生在广州,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回老家过年,没有家人陪伴,就一个人回去。过年的时候看见祠堂边上有一幅对联,那是在文革期间,但对联的内容不是革命口号,而是写着“春回东亚,派衍南丰。”

我看了以后就问:“派衍南丰”是什么意思?周围的人都说不知道,最后问到家族里的一位前辈,他解释说:我们这一支曾氏,来自江西南丰(唐宋八大家曾巩的故乡)。我听了很新奇:南丰?我们不是在兴宁吗?他说不是,我们的老祖宗是从江西南丰过来的。

小孩喜欢刨根问底:那南丰的老祖宗是从哪里来的?他说是江西庐陵,再往前就是山东南武。我觉得奇怪了:这个东西您是怎么知道的?他说我们有家谱。我说我能看吗?前辈就从柜子里面拿出一本东西让我看。

▲ 曾氏宗祠

这个时候我脑袋动了一下,看到家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不简单,除了父亲母亲,爷爷奶奶,外公外婆之外,好像还有一条线,不断地往前延伸,自己就是沿着这根线过来的。


这一下子兴趣就起来了,我说我能抄吗?前辈盯着我看了一下,点点头。后来前辈就慢慢给我讲一些东西,抄一些东西,还要背一些东西,这些东西与曾氏家族有关,与《大学》有关。


前辈教人的方法是一门深入,举一反三,用的是三重门法从头到尾教的东西都是围绕着《大学》来讲的,从小学到高中毕业,反反复复就是讲《大学》,要过文字门,行事门,心意门,对应的是文法、行法、心法。


前辈的教法体现了宗圣祖训里面说的“道传一贯”,以一来贯通别的东西。


前辈教完以后,吩咐了几样东西,

其中一个是要到外面学一下佛家和道家的东西,主要是与修身有关的内容。

另外一个是有机会要了解一下西方的东西。


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,他已经这样要求了。这个前辈有一个特点,就是不叩不鸣,他平时说话不多,有问才有答,你不问他不会主动跟你说,除非是他决定要教的东西。

▲ 曾氏宗祠祖宗牌位

后来我就跟外面的一些前辈学道家和佛家的东西,到那个时候发现三重门法不仅仅是儒门在用,佛家和道家的前辈也在用,也强调一门深入,在某一段时间里不主张甚至不允许你看别的东西,要求达到一定水准后才可以涉猎别的东西,给人感觉有点封闭。后来发现这样要求是有道理的,因为一般人的精力比较分散,做不到专注,做不到惟精惟一。


怎样才能把散乱的精力专注起来呢?

前人往往从教法做起,三重门法就是其中一种。这种教法不意味着你一辈子就学一个经典,只是要求在一个阶段专注一个经典,使它成为你的本,“本立而道生”。没有这个本,就会飘来飘去,好像什么都懂,但什么都不精深,这种方法需要因人而异。以上说的是师传。




▲ 曾庆宁老师

不管是早期曾氏家族的前辈,还是后来家族外的前辈,都有一个特点,你问他问题,他不会直接给你答案,往往会反问:你说呢?


这跟三重门有关系过文字门的时候有注解法,注解法先要自注,不管什么问题,也不管你懂不懂,他都会先要你谈自己的看法。开始我不习惯,心想我都没看过这个东西,怎么可能知道呢?如果我知道还需要找你吗?


老师说:

人家告诉你的是人家的东西,如果你习惯了这种方式,你就只能过人家的门,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过自己的门。他希望你从心里面出来一些东西,不要老依赖别人。


老师这样教是希望学生以后能够有所发现,有所创新,按照《周易》的说法是“与时偕行”,用现在的说法是与时俱进,就是要跟着时代一块走。

一方面能够继承传统的东西,

另一方面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混化,然后有新的东西出来。


如果没有,这个传统就会慢慢衰亡,因为时代变了。从清末开始,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的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下问题,而是东西方的问题,人家几千支洋枪就把你从北京打到西安去了。


因此有些东西必须得变,怎么去变?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东西是本是基础,然后需要融合新的东西,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。就像经典里说的,“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。”

▲ 梅州客家人围龙屋

后来我跟一位前辈学整体观,这个整体观源自中国传统文化,它包括古典和现代两部分,我发现古典整体观里面的原典,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,比如《大学》就是一部关于个体与社会整体性的经典,其中的三纲八目是达到人群合一的原则和路径。(注:三纲是指“明明德”、“亲民”、“止于至善”。

八目是指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)


中国古典整体观是一个大的体系,包括心身整体,人群整体,人天整体等内容。我认为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,这些东西西方没有,将来中国文化要影响世界,整体观是必不可少的。





家教师传再到自悟我觉得国学教育对我生命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两点:

第一是继承,没有继承就没有了根,以为自己懂得很多,其实懂的东西都是外来的,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文化飘人。

第二是发展,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,这个创新其实是一种新的融合。这对一个人是这样,对一个团体、一种文化也需要这样,这是我的感受。



附:

三重门法

 

我们讲这个家学体系是要推出三重门法的,而讲三重门法需要推出文法五步,讲文法五步是为我们以后讲《大学》为什么要这么教给出一个交代。

三重门法是曾氏家学的核心方法,曾氏家学认为传习儒家经典需要过三重门,对应三种法,我们要传习就要用三重门法。

• 如果仅仅是背东西并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三重门法,会背就行了会解释就可以了;

如果你要传习就需要文法、行法、心法并用。

其中文法是针对文字的理解,行法针对行为调整,心法针对心意修养,通过三重门法可以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雅之堂。

 什么叫大雅之堂?

《论语·先进》有这样一段文字:

子曰:“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?”门人不敬子路。

子曰:“由也,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

孔子说,子路为什么老在我门前弹瑟呢,就这样随口说了一句,门人就开始不尊敬子路了,觉得子路在孔子面前显摆。孔子后来发现门人对子路不尊重,就察觉到可能那句话有问题了,他就又重新解释了一下:由已经升堂了,但还没入室。就是说子路的瑟已经弹得很好了,已经到了中级了,只是没有入室。

它就给出了一个儒家做学问、修身的三个阶段,进门、升堂、入室,后世是根据这段话来设定这三个阶梯的,真正入室就得到了学问的核心,叫做入室弟子。它对应着三重门法,文法是用来进门的,行法是用来升堂的,心法是用来入室的。三重门对应着着三种法,文法对应理,要明理;行法对应事,要明事;心法对应心,要明心,就是希望能达到事理结合、心行并重。

这三者的关系,文以载道,行以践道,心以证道。

因此我们现在学《大学》某种程度上是学道,我们学的是大学之道,而这个道是需要以文来承载的。

家讲学不可能没有经典,儒家做事不可能没有依据,这是儒家的特点。

中华文明的一个特征就是有文明的积累,而这种积累反映在经典上,没有经典就没有文化,因为经典能载道。

有了这个东西,我们才能将前人的积累变成文字记录下来,然后我们后人才能根据前人的文字感通、连接、追溯,而不需要从头开始,这个文明才会先进,如果一旦打断了,这个文明可能就要从头再来。

第二个关系,文法为依据,行法为重心,心法为精髓。

如果没有文法我们学习经典就没有依据了,就什么人都能编,但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,比如我们《大学》就是经过二干年的历史流传下来。

然后行法为重心,经典是需要去做的,不是用来背的,不是用来读了,不是用来讲的,是需要去做的,如果没有行法,文法就变成了口头的东西,就没有价值了。

心法为精髓,是因为时空会改变,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,因为跟它落地的要求有关系,而这种转变跟你的心即心法有关系。

如果没有心法,就可能死于形下、死于文下,拿着那个文字不会变通,就可能变成后世所说的腐儒。就老是子曰子曰,但遇到事情的时候,他只能找经典,原来的人怎么做的我现在就怎么做,但是时空已经变化了。

按照以前的说法,礼有所损益,就根据不同的时代应该有所增加、有所改变,与时偕行,与时俱进,这个跟心法有关系。

第三个关系,文法进门,行法升堂,心法入室。

在我们的传习会里面,文、行、心都会贯穿其中,刚才说我们一天里面有治学、修身、用世,那是从内容上讲的。

我们每一堂课里面都会提点到一些文法、行法、心法的东西,大家用心去学,然后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心有所得,就跟心法有关系了。心法不是说我教你,然后你去做就行了,而是心有所感、心有所得,要注意这一点。



相关推荐:课程信息 |《大学》之道与文法五步




 


辛庄师范网络学院

开学啦!


▼辛庄师范网络学院二维码



相关链接:辛庄师范网络学院今天上线试运营







★  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,致力于“重建大人之学”。

更多信息请登录

     “一滴水”的新浪博客

       “立品图书”微信公众号

    “辛庄师范”微信公众号

★  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@sina.com

★  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。





 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